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需要搜寻许多的相关资料作为支撑观点的论据( evidence )。但是大部分同学在找到资料后,容易一股脑地把找到的资料全部堆砌到文章里,不去推敲论据的权威性,也不去思考找到的材料是否适合。最后,看似在写作里引用了很多的材料,反而让一些不靠谱、不恰当的论据降低了我们的文章质量。
那么,我们要怎么确定找到的资料能不能用,用到作文里恰不恰当呢?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资料搜集的时候节约时间,我们根据一些英美名校提供的写作辅导教材和资料,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简化的 checklist ,方便大家以后在找到资料后对照考虑以下这些信息。
Checklist
首先我们要考虑这个资料的来源问题,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看看信息是否“系出名门”,可以对照以下几个方面:
1. 作者是谁? 是现任学者吗?在哪所大学就职?研究专业是什么?还发表过什么?是什么使他们成为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来源?
2. 出版商是谁?是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 A peer-reviewed journal )?是学术出版?网站知名度高吗?为什么这个出版商是可信的?
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资料的其他属性和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这个资料能否为我们所有,成为我们的写作的 evidence 了,可以考虑以下角度:
3. 资料来源的主题是什么?这可以在摘要中表述为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4. 资料来源是在哪里(地理意义)产生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文化因素、学术审查、社会规范、法律和法规等都可能限制或提高论文的可用性。
5. 撰写资料来源的理由是什么?这快内容如果是论文可能会以介绍或文献综述的形式呈现,提及相关的研究信息,以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6. 资料来源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旧的资料当然也可以使用,但你需要说明原因(时效性)。
7. 论文研究或联系了哪些理论或框架?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一些验证信息权威性的小办法,在 AWS 议论文课程中,我们还整理了更多关于如何在收集的资料里提取相关信息,比较不同资料,以及将资料转化为论据的办法。
Evidence 作为议论文课程的一大重要核心,可以说决定着我们论文的完整度和可信度,而只有在对自己的每一个论据都胸有成竹,才能在议论文写作中拨云见日,并最终产出一篇优秀的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