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都知道,在高中期间拥有科研经验,将会给你的申请材料大大加分,因为这能向招生官展示你的学术实力,表明你能够胜任顶尖大学严格的学术训练,并且真正热爱你所选择的学科领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但问题在于,怎么才能走上科研之路呢?虽然很多研究机会是给大学生准备的,但有的暑期项目、实验室和机构也招募高中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获取科研机会,机构顾问将在文中介绍科研的本质,积累科研经验的三种方法,以及招生官对这些经历的看法。
什么是科研?
很多人会觉得科研指的就是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但这只是字面意思。科研的真正含义是: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新的发现和结论。那些理工科实验室的研究只是其中一类,如果你不感兴趣,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找到研究课题。
但科研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大学申请。科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只有对所选课题足够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如果没有感兴趣的课题,就不要强求了。研究的目的在于学习,所以哪怕是新手也能搞科研。而且,哪怕你对某个领域了如指掌,你的研究兴趣却可能在其他领域。
要开展研究,你需要确定核心课题,阅读相关文献。如果你喜欢通过阅读和写作获得新知识,科研是不错的选择。
积累科研经验的不同方式
面向高中生的科研项目不在少数,不过大部分都是理工科项目,比如很多大型高校的科研暑期项目和研究所。如果你对人文艺术感兴趣,可能要主动联系高校和其他机构,寻找科研资源。听起来很难,但如果你有具体的研究课题,就能够找到合适的研究导师。
对高中生而言,开展科研需要导师的支持,而理工科还需要实验室设备。除此之外,你还要确定展示研究成果的方式。如果去现成的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这些问题都不在话下。但如果要独立开展研究,你首先要拟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重点和研究导师的人选。
也许大家会问:我到底是该参加暑期科研项目,去实验室实习,还是开展独立研究呢?以下是这三种方式之间的异同点。
暑期项目
不少高校、基金会和实验室都设有面向高中生的暑期科研项目,但它们的申请竞争十分激烈。申请截止日期一般在1月或2月,早一些的则在11或12月。申请者需要撰写文书,阐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然后招生官会判断申请者是否符合项目要求,项目能否提供合适的导师。想要深入探索学术兴趣,以下暑期项目都是绝佳的选择:
- Aspirnaut Summer Research Internship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Boston University – Research in Science & Engineering (RISE)
- Children's Hospital Colorado Child Health Research Internship
- Garcia Scholars – Stony Brook University
- Maine Space Grant Consortium Research Internship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MERITS)
- Magee Women's Research Institute High School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Summer Internship in Biomedical Research (SIP)
-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renticeship Program
- 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
- Simons Summer Research Program
- Stanford Institutes of Medicine Summer Research Program (SIM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Research Mentorship Program
- University of Chicago Research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RIBS)
在这些项目中,学员通常会被划分成小组,深入探究特定课题,同时培养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的经历在大学申请中非常出彩。招生官都知道,被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或者Garcia Scholar录取的难度很高,所以这样的经历足以证明你在所选专业领域付出的努力。
这些暑期项目大都集中在理工科,虽然人文社科或者艺术类的暑期项目也不少,但它们的重点不在科研。一个例外是Concord Review History Camp,学员可以参加科研工作坊,在项目结束时撰写一篇论文。如果你对经济学、文学或者电影感兴趣,可能还要花时间寻找其他科研机会。
联系实验室或科研项目组
也许这些实验室和项目组不是那么有名,但如果选择加入现有的研究项目,直接联系导师会比申请暑期项目更灵活。举个例子,如果你喜欢化学,你可以去当地大学的实验室实习;如果你想学医,可以联系研究型的医院。如果你对艺术或者历史感兴趣,可以去博物馆开展研究。如果你想研究音乐史,可以联系喜欢的音乐记者或者音乐家。
给不认识的专家教授发邮件听起来很可怕,但如果有学生表示对他们的科研感兴趣,其实他们会很开心。而且在大学申请中,招生官也会欣赏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教授们说自己很忙,暂时不指导学生。不过,在广撒网的同时也要知道,收到教授回复的概率其实很低。所以要积累人脉资源,利用人际关系寻找研究机会。
你可以先想想自己对什么领域感兴趣,找到合适的研究机构。然后给机构/团队负责人写一封自荐信,说明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申请动机,阐述自己能够得到的收获和做出的贡献。另外,记得附上自己最新的简历。接着,大胆地把邮件发给大佬,如果他们点头了,你就能够加入科研团队,探索喜欢的话题了。
你所在的科研团队可能会通过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如果幸运的话,你还有机会合作发表期刊论文。你的科研导师还可以帮你撰写大学推荐信,夸赞你的热情、决心以及价值。这些成就都能帮你给招生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独立开展研究
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自己开展研究。这样做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招生官依然很欣赏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如果要开展自主研究,可以请学校的老师提供指导和资源。
你的研究项目可以从关乎社区的问题入手,比如分析当地湖泊河流里的有害化学物质。在这一过程中,你可以招募其他学生,创立自己的研究团队。或者,你可以关注和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家族历史等等。总而言之,在开展研究前,先找到合适的研究问题。
另外,你还需要取得切实的研究成果,用具体方式展现你付出的努力。你可以制作研究海报,或者举办讲座。你也可以拍摄纪录片,或者写论文。举个例子,如果你进行的是口述历史研究,你完全可以制作一期播客或者写一篇专栏。这类课外经历是非常受招生官青睐的。
通过在高中阶段积累科研经验,你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感兴趣的领域,还能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领导力、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好的研究成果会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而你也能积累专家人脉,结识志同道合的同龄人。这些资源会让你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