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理工科生,没有经费没有设备做实验举步维艰,尤其是生化环材、医学农学等专业,我曾经也碰到过实验室经费进展的情况,所以这里分享一些方法,有的要厚着脸皮去磨;有的靠投机取巧去蹭,可以借鉴下哈哈,兴许对你有用! 如果你导师的实验室经费紧张,提供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参考:
1.脸皮要足够厚,学会到处蹭资源
2.用时间换钱,降低经费
3.找其他课题组借设备
4.跟导师诉苦,让他帮忙协调资源
5.合理节约
脸皮要足够厚,学会到处蹭资源
我最开始做科研就是一步一步蹭出来的,研一那时还没有自己的实验桌,我就经常跑去实验室跟着师兄做实验,帮忙打杂;那是真打杂啊,做实验用到的所有玻璃器皿都是我来洗和烘干;做实验陪着一起熬;关系处得可好了,通过他我把实验室里其他的师兄师姐都认识了个遍。
关系处理好,就是厚着脸皮去蹭资源了。
研一下我自己也开始做课题了,然后就开启了我的漫长的蹭资源之路,仪器、设备、药剂、器皿等耗材我都是蹭的,比如实验仪器在他们不用的时候借用,还有一些收费的测试检测,就在他们预约测试的样本上加样本,研一我通过各种蹭基本把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还有检测手段都搞熟了。
除了蹭师兄师姐的,同级的同学课题组也可以蹭,
甚至可以找导师帮忙找隔壁课题组借用仪器也可以,这些途径我都尝试过。
用时间换钱,节省经费
能够重复利用的实验耗材就重复利用,比如一些吸头、玻璃和塑料制品的器皿等,洗洗接着用,多花点时间;还有一些做实验的仪器设备自己搭建,我研一做课题没钱就是自己搭实验仪器,想想就很辛酸,做一次实验准备工作就要一个小时,还因为仪器精度问题,做实验要全程盯着,一不小心整个实验就前功尽弃。
没办法啊,没经费就只能多花时间和精力了。
找其他课题组借设备
由于我的课题方向很新,我毕业论文有60%的数据都要用到一个角度测量设备,但是我们整个大课题组都没有,也买不起,然后我导师就帮我找了一个课题组协调,每次借设备都要提前至少一周预约,还要看他们课题组那个时间段是否有其他人已经预订了。
所以为了测试,每周都要跑去跟隔壁课题组蹭设备用,类似的借设备用的经历还有,我研二经常往别的课题组跑,跑久了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也都熟了。
跟导师诉苦,让他帮忙协调资源
注意啦,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做科研如果没有资源,没有设备真的很难开展。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跟导师反馈了,让导师想想办法协调资源。
实在不行就PUSH导师“不要老是说我们课题课题没进展了,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好吧,这些年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有多少?有没有认真写项目基金申请?”
合理节约
做课题养成节约的习惯也很重要,比如能用国产试剂和耗材的就不用国外的;能用常见设备做实验或测试的就不要昂贵的;能够做仿真模拟的就不要做实验;尤其是生物化学专业,能不用腐蚀性试剂的就不用。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省了,像一些生物化学实验室的研究生,连手套钱都省了,那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负责。
总结
总的来说,你会发现,实验室经费紧张的时候其实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同一个课题组或者不同课题组之间很多时候都是你借我的,我借你的,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只要你肯厚着脸皮、主动跟导师提课题经费的问题,90%的问题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