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为纪念菲茨威廉子爵七世而建。该学院的特点是友好、多元化,尊重传统而敢于创新。
菲茨威廉学院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曾培育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932年诺贝尔药学奖得主,研究神经元功能)、Albert Szent-Györgyi(1937年诺贝尔药学奖得主,研究维生素)、César Milstein(1984年诺贝尔药学奖得主,研究单克隆抗体)、Joseph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自由市场)Angus Deaton(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等。
菲茨威廉学院也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地方,与学院的座右铭 "The Best of the Old and the New"相一致。菲茨威廉学院学术活动的核心是希望保留 "旧事物的精华",同时热情拥抱 "新事物的精华",受益于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学术氛围,众多高水平的学者参与到学院活动中。
本次iHUB寒研,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剑桥大学前菲茨威廉学院院长、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终身正教授&前副校长NigelK.H.Slater来到北京营地,为同学们带来有关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细胞和蛋白药物相关的课题。
PART 1 教授介绍
导师: NigelK.H.Slater 剑桥大学 终身正教授&前副校长
Nigel导师是剑桥大学终身正教授,曾任剑桥大学副校长,自1999-2020年担任化学工程系主任,并于2009年至2013年担任菲茨威廉学院院长。
他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化学工程师学会成员(the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并曾获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Donald勋章。
Nigel导师在科研生涯中一直专注于生物制药的制造和配方,主要是细胞和基因疗法,并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
由Nigel导师参与并指导的研究论文被 Spring 杂志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授予 2019 年“年度论文”奖项。
Nigel导师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也有着突出的贡献:1985年他就任于联合利华荷兰研究实验室并领导生物工程部门,1990年加入英国惠康生物科技(Wellcome Biotec)担任干扰素生产工艺研发负责人,他还是Cobra BioManufacturing plc和Angel Technology Ltd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于2006年被授予女王创新奖(Queen's Award for Innovation)。
除此之外,Nigel导师曾先后在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担任荣誉教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
PART 2 项目介绍
生物制药是用活细胞生产的药物。这些药物已经彻底改变了许多疾病的治疗,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遗传疾病。生物制药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针对体内的特定蛋白质或途径,这使得它们比传统药物更有效,更不容易引起副作用。
生物制药的应用前景广阔且不断增长。它们提供了开发针对个人特定基因组成的个性化药物的潜力。它们还可以用于治疗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如罕见的遗传疾病,并有可能彻底治愈一些疾病。
此外,生物制药可以用于联合治疗以提高其疗效,并且它们在免疫治疗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和其他疾病。
本课程旨在带领学生了解生物制药这一领域,了解目前生物制药的“蓝海”——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药物。
我们将着重探讨利用细胞表达系统制造生物药物的方法,这是当下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中还将提及支持生物制药的细胞生物学和细胞融合技术等知识。
如何利用细胞培养的方式生产药物?在生物制药工艺中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关键控制点?目前主流的生物药物都有哪些并有什么样的应用?在本项目中都将给你答案。
项目将以互动和探索性的方式进行,导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公开讨论,并在指导下探索媒体和科学文献。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将了解生物药物是如何开发的,探索为慢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和惠民的治疗方案,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科学研究,提交项目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建议生物科学、生命可持续、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药学、制药工艺设计、临床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本项目为佳。非上述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