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段凡尔赛式发言火遍全网,让留学圈的大佬们也坐不住了:
当别的同学还在辛苦刷标化的时候,我已经默默发表过好几篇论文。写到这里,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发表论文究竟有多厉害?
1. 论文可以证明自己课本之外的学术能力。
2. 论文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论文发表算是独特又有含金量的活动。
不过高中生论文发表的渠道较少,想要提高学术论文的含金量,还要考量论文发表期刊的知名度,以及在学术界的认可度。
但对刚刚踏入学术圈的同学们来说,不少人甚至连有哪些期刊可以发论文都不知道……
为此,机构就来和大家着重介绍一下:SCI,SSCI,EI期刊,EI会议以及核心期刊的定义,说明期刊发表的价值,以及一些期刊的等级评定标准。
什么是期刊
许多同学对顶级期刊的了解似是而非,尤其分不清期刊与期刊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既然今天会说到专业的定义,机构不得不把「人话」说在前面——
SCI和EI都是不同的收录系统。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EI更偏工程应用。 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SCI期刊的认可度最高,而在工程技术领域,EI认可度相对较高。
相对核心期刊看,SCI、EI的国际认可度更高一些。
ISI是什么
ISI:科学情报研究所
全称: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所有的引文索引都是多学科的,它挑选和索引了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与人文领域内所有学科的顶尖期刊。ISI不只是索引期刊中的论文,所有有意义的文献类型都在数据库收录范围内(如会议论文和专利文献)。
SSCI是什么
SCI:科学引文索引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
ISI设立并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它对大量的引文进行统计,根据其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其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
SCI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这样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在最著名的几大检索系统中,SCI的收录标准最为严格,也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其收录的科技期刊非常全面,可以说集中了各个学科高质量优秀论文的精粹,历来都是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
研究者发表的SCI论文总量及被引用次数,足以反映其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力。因此,SCI不仅是一部权威的文献检索工具,也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依据。
EI期刊是什么
EI期刊:工程索引
全称:EngineeringIndex
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
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数据库每年新增50w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此外,EI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
EI会议是什么
EI会议:是指被EI检索的学术会议
它有EI国际学术会议和EI国内学术会议之分,某篇学术论文被发表在某学术会议上,会议将论文提交到EI数据库进行检索。
核心期刊是什么
核心期刊:某学科的主要期刊
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目前国内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被认为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其中最受认可的为:中文核心期刊、CSSCI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每两年评选一次,而中文核心期刊每四年评选一次。
目前,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有多种,我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
载文量(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
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
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期刊发表的价值
对于留学党而言,申请过程中院校背景、GPA和标化成绩固然重要,然而在成绩趋同的情况下,靠什么来脱颖而出呢?必然是与所申专业相关的背景经历——研究经历和论文发表经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优质的科研论文不仅能弥补硬件条件的不足,为申请助力,而且可以成为获取奖学金的有力凭借。
期刊等级评价标准
搞清楚了各种期刊的完整定义,又弄明白了发表经历对于各阶段同学的具体价值,你还要知道的是,同样是发表,许多学术期刊还有一些等级评价标准。
SCI 等级评价标准 ▌
期刊引用报告(JCR)
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对世界权威期刊进行系统客观评价的有效工具。
它通过对来源于SCI和SSCI的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
▌影响因子(IF)
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并非评价期刊影响力最客观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之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SCI分区
国内所说的SCI分区一般是「中科院分区」,其采用的是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优点是减少了有些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波动较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中科院分区根据13个大类学科,分别将各大类的SCI期刊由三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为1区、2区、3区、4区四个等级。
SSCI 等级评价标准
SSCI可以按影响因子分成4区,每25%分为Q1、Q2、Q3、Q4,可以在JCR里面的ranking部分查到。
此外,有的学校/学术评级机构也会对SSCI进行分类,但是这些分类带有主观性,只能小范围适用。
【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57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