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不管,没有师兄师姐带,好事还是坏事?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学姐的故事,希望大家从故事中领会:
1.我差点延毕?
2.延毕危机源于何处?
3.我顺利毕业了!
我差点延毕?
啊啊啊~ 咋办啊!!我的毕业论文中期答辩被好多评委导师说论文架构有很大问题!建议让我重新写开题报告! 可是距离毕业答辩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了,我好茫然,也好无助,这不妥妥的意味着自己会延毕至少1年嘛!
每每想起当时的场景,我都会从梦中惊醒,学术上的沮丧,团队的冷落无不让我感觉压抑。幸运的是,我最终不但顺利毕业,毕业论文还拿到2个优,1个良好的外审结果,我成为导师手中第一个顺利毕业的专硕研究生。
延毕危机源于何处?
时间追溯到开题报告前,刚开始读研的时候还是对学术有着无限热爱的。
当时导师招了2个学硕研究生和我1个专硕研究生,因为学硕和专硕培养的角度不同,导师项目方向没让我参与。导师给我定了适合专硕的课题,后面自然而然地也就不管我啦,而我的师兄师姐以及同届研究生,研究项目课题和我研究方向差距很大,最终我“落单”了。
开题报告是我自己阅读大量文献按照自己的理解写的,完成开题报告立马交给导师看了,导师就提了几点格式要求,淡淡的回复了一句:“祝你成功”。
这几个字我当时看着特别扎眼,也明白导师对我这个研究方向其实并不感兴趣。不过后面开题还算顺利,没有被拒,这为中期答辩埋下了定时炸弹。
我顺利毕业了!
研究生导师不管,没有师兄师姐带。自己的研究之路可谓是踉踉跄跄,根本不稳,没有严谨的理论支撑,扎实的理论基础,整篇论文是散的,难怪我中期答辩会不过。我不甘于这样,中期答辩之后我用3个月时间实现了绝对的反击。
1.绝对信任自己。
你自己不相信自己,那谁还能相信你?评委导师对我论文提出的建议,自己都没把自己说服。
如何说服评委导师,我没日没夜地泡到图书馆,看外文资料,上B站,刷知乎上相应的文章,不断坚定自己的理论。把做过的实验理顺,又增加了其他部分实验进行佐证。一步一个脚印,直到把论文做到无懈可击。
2.主动找师兄师姐。
积极与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相近的师兄师姐沟通,对产生疑惑有困难的地方面对面交流,师哥师姐那边得到很大帮助,少走了很多弯路。
3.积极与导师沟通。
自己导师不管还可以问问其他的导师!导师们的能力毕竟是远胜于我们的!别怕其他导师有排外的想法,拿着相关的文献,整理成文档与其他导师沟通,尤其是中期答辩对我论文拒绝的导师进行探讨。
导师都是惜才的,他们毫不掩饰的向我说明了论文的漏洞,以及提出了改进建议。(被单独找的导师,直接说重新开题吧,你这论文地基就有问题,我帮不了你,当时一度自闭了好久,但哭着也还是坚持问其他导师。)
总结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觉得“研究生导师不管,没有师兄师姐带”是好事还是坏事?学姐觉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啊,这让我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性格也得到磨砺。但是各位学弟学妹,如果当时学姐被现实的困难所打倒,一蹶不振呢?
最后我想说,其实这一切都在于你如何处理,人生哪能一帆风顺,所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