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学
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电影学专业目前是gap year
(同校校友参加的背景提升)
目前Offer获取
伦敦大学学院的公共政策、港大的哲学、墨尔本的法律博士
因为个人兴趣,最终选择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公共政策专业
参与项目:
国际商法与私募股权课题:跨国企业并购和股权分配案例研究
#1、为什么做这个科研项目?
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在很早前就决定研究生时转专业,这一目标要求我去寻找一些跨领域的科研和实习。其次是希望自己能更早地接触一些境外院校的知名教授,适应他们的教学方式,并掌握一些外文科研的方法。
【同款教授项目推荐】
项目介绍
Barnali导师是伦敦大学学院(UCL)法律终身正教授、UCL全球治理研究所学术主任,兼任 York University(加拿大)Osgoode Hall法学院终身正教授&中心主任。曾到纽约大学、剑桥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世界名校/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访问,拥有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
Barnali导师的研究聚焦国际经济法、公司法、国际投资法等,学术成果丰硕,著有《了解现代公司:公司治理与理论》(合编)(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年)、《公共服务与国际贸易自由化:人权与性别影响》(剑桥大学出版社;2012年),发表论文百余篇,受邀在中国、英国、印度、瑞士等多国发表学术演讲,研究成果获得联合国、国际仲裁法庭、英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等国际/政府/非政府组织多方援引。
#2、参与集思科研的感受
我很开心能参与这个项目,课堂的氛围很好,与我原本担心的严肃感不同,课堂总体的氛围是轻松愉快。整个项目流程安排规范紧凑,有很好的运行逻辑。同学也很好相处。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太满意的地方,主要还是针对于我自己,我总是怯懦于发言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希望自己以后会更勇敢。
#3、科研中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当然是通宵研究马斯克诉推特案的文档,当时我们小组以马斯克和推特的恩爱情仇为选题做报告,在开始前,我们都低估了美国人的说废话能力,然后一小组人看着二三百页的英文文档欲哭无泪,好在最后大家还是齐心协力完成了这些冗杂的内容。
#4、科研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对我来说,遇到的问题与时间相关,项目进行时我正在银行做工,如何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完成项目布置的研究任务成为了我的难题,那段时间我的电脑一直同时开着两个界面,一面是银行的资料,另一面是项目布置的案件整理时间线,回想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事。
#5、科研对你的帮助?
对于一名电影学生来说,想把自己的专业转到法律或者管理学大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光是找到足够的相关专业老师推荐就令人头疼,参与集思的项目为我的履历中提供了相关的经历与相关的文章,这无疑是一件帮助极大的事。同时帮助我在科研领域与专业领域积累了经验,可以说这次的经历是我第一次认真接触海洋法系,同时也是我撰写英文论文的开端。
#6、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我比较建议大家大二大三来参与科研项目,一方面是和大一相比自己会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与个人规划,另一方面也能和忙碌的毕业季与实习期错开时间。
从目的的角度来看,尝试参加一些科研内容一方面能加深自己对于目标专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教授的表现来知晓目标院校的执教风格。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未来想学什么专业、想去什么学校?以自己的目标为基础来选择自己要参加的项目,能获得最大的益处。